新华社网络中心
新华社兵团支社
主办


新闻热线
0991-2358478
0991-2358448
频道首页 兵团新闻 新疆新闻 图片新闻 兵团时政 焦点网谈 经济信息 军垦文学 兵团人物 师团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嘉宾访谈

第一代兵团人的军垦情怀
兵团第一代军垦做客新华网兵团频道,访谈50年心路历程--女战士谢树仁、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原150团团长王凤元……

唱响军垦战歌
著名作曲家田歌做客新华网兵团频道。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他的作品流传世界各地。二十多岁时发表了成名作《草原之夜》。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各类声乐作品1000多首……
     作曲家田歌将作客新华网兵团频道,向网民揭示当年创作这些著名歌曲的幕后历程,讲述他的军垦情怀。 29日(星期四)下午4:30本网举办“著名作曲家田歌:唱响军垦战歌”网上访谈活动,欢迎网民提问!
http://forum.xinhuanet.com/detail.jsp?id=22766549
    嘉宾简介: 田歌,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他的作品流传世界各地。二十多 岁时发表了成名作《草原之夜》。几十年来他创作了各类声乐作品1000多首,还为话剧、歌剧、舞剧、电影、电视片 等作曲,如深受人们喜爱的《草原之夜》、《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边疆处处赛江南》、《中华儿女 志在四方》、《春风吹遍美丽的家乡》等等。其中,歌曲《情满伊犁河》1997年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歌曲 《我们来自南泥湾》1999年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img src="/enpadmin/edit/xhw_adv_c.jpg" align="left" border=0 height="145" width="200">


集(1)     集(2)     集(3)     集(4)
  2005-09-29 17:57:29
主持人:现在有一位网友,是署名北京一号的网友,他给我们留言说,希望我们以后多搞些类似著名作曲家田歌唱响军垦战歌网上活动,这位网友的心声也代表了我们愿望,我们也希望田歌老师以后能再次来我们的访谈室作客,今天谢谢田歌老师。
   
   
    田歌:我想在结尾数三句话,第一,因为这次我到新疆,在50周年之际,我应该向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战士致敬,问候;第二句话,向我成长在新疆,在各族人民的关怀下,爱护下,在这块沃土了我乳汁,给了我源泉,给了我艺术的生命,向各族人民致敬;第三句话像我在新疆军区,在军旅大摇篮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里,成长起来的,给了我丰富的生活,给了战斗精神,给了我很好的思想,同时,也培养了我的一切,我在大摇篮里成长,我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感谢我们新疆军区的光荣集体,谢谢!
    主持人:谢谢田歌老师,谢谢!
   
   
   
  2005-09-29 17:56:00

主持人:唱的非常棒,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您,你和哪些著名的歌唱家都合作演唱过您的歌曲?
   

田歌:一个作曲家,要有很多朋友,我称为词作家是我的恋人,写词的是父亲,作曲的是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呢?母亲要十月怀胎,作词写完以后,就像父亲一样扔给母亲,一切的事情是由作曲来做,比如我写合唱,我来配器,我来制作,乐队等等都是作曲家的事情,所以我把写词的人称为父亲,怀胎生下来以后,还得把它养漂亮,养胖,歌唱家就不能称为恋人了,但是是很好的合作者。他是要经过歌唱家,一个作曲家写得再好,没有人来唱,来传唱也不行,她把这首歌能把作曲者的感情、深情能唱出来,同时不但如此,要通过很优美的旋律,通过激情、热情,通过他优美的声音能够唱出来。所以说,歌唱家都是我的朋友,全国的歌唱家我想,恐怕这三代都老了,老的歌唱家也多了,还有刘淑芳,是女教育家也是歌唱家,她的名字我突然忘了。
   
   
    田歌:还有李双江,蒋大为等也传唱这首歌,最后朱成茂现在在美国,他也唱,唱得很好,可以说现在,全国的歌唱家都唱,男高音都唱,女高音有的也唱,是这样的。还有吴雁泽,所有的男高音歌唱家都长,这首歌,他们唱肯定有生活气息,有情,有义,他能挖掘东西,如果旋律很美,而是有深刻的潜台词可以来挖,他唱出来以后就能打动人心,是这样的。所以说,这些歌唱家,和宋祖英合作过,还有张也,还有殷秀梅也合作过,还有汤灿等,都得过奖,我们合作也比较多,还有王宏伟,刚一得奖就有三首歌。一首是《黄河母亲歌》、《喀什噶尔》等,所以这次新疆五十周年大庆,团体操他也唱。全国歌唱家都是我的朋友,我写不到之处,通过他们的声音可以弥补,都是我的好朋友。
   
   
 

  2005-09-29 17:46:37

主持人:我们田歌老师既是我们生产建设兵团的荣誉,也是我们石河子市的荣誉市民,刚才您提到的,我们来自南泥湾,荣获国家五一个工程奖,还有一首歌曲也是被评为五一个工程奖,你能谈谈这首歌曲创作的过程吗?
    田歌:我认为是农四师当时的政委,他要求我和安静合作,并且让我们体验一下能不能写这首歌,他是老大哥,我们就去了,去了以后的确很艰苦,农四师和军民鱼水情,农四师的确给人民做了不少事,让水,让地……从来没有纠纷,的确还是老传统。确实也受到人民的爱戴,我们看到这个情况以后,由安静同志负责,我曾经写一过一首《亲爱的伊犁河》,这首歌要起什么名字?安静同志写完了之后,他说叫《情满伊犁河》,我说好。说这个河是生命的河、团结的河,写的非常深刻,这首词写的非常好,因此用我们新疆哈萨克的音来写的,反映出我们生产兵团的军垦战士和各族人民的鱼水深情。
    
    
    
  
    田歌:写出来以后,当时由歌唱家歌唱的,然后我们报五个一工程报上去,就被评了,这首歌反映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美。去年写了一首为我们145团,《潇洒军垦》,这首歌影响也很大,盘已经做出来的,我想这首歌可以成为兵团的一首歌,全兵团都可以唱。这个词写的很好。所以说我根安静同志合作,这位老战友值得怀念,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我们新疆,献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事业上。他的死的确是操劳死的,他写过《将军三部曲》写了那么多歌词,都是歌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以这位老同志,谦和、勤恳、奋发、忠诚,对人忠厚,所以我们的合作,我认为是成功,是值得记念的。
   
    主持人:现在,我们打算这样,刚才我们各位网友得知,田歌老师的一位在国外的朋友,给他发来一短信,是几天前发来,说我现在在欧洲的巴士上,车来正在播放的歌曲是《草原之夜》,德国司机说,他很喜欢这首曲子,我就想起了您,给你发条短信,给您祝福,因为我们知道《草原之夜》也有很多个版本,有李双江、阎维文等等,这首曲子我们还是希望由田歌老师为我们真情的演绎,行吗
    田歌:我很愿意给大家听一听,实际上,我的声音是又沙又哑,也可能走调,我想唱唱自己的感情,我想请我们的网友原谅我。

(田歌老师弹唱《草原之夜》)

  2005-09-29 17:40:48
 
    田歌:写这首歌的时候,我有一句话,当时我用了一年的时间,得到了很多奖,我在这里给网友们说,我一分钱也没有,领导没给我一分钱,我说你给我们的稿费不是领导不给,他给我也不能要,为什么?如果我长期在地区工作,我们当时解放军和生产建设兵团不分,这些都是战友,我提出来,我说等这个东西演出完,我们得奖以后,那个时候你给我20万,我不嫌多,给我两块金钱我不嫌少,最后我也没有要,最后,我们这个组歌在北京演出之后,报了五个一工程,其中有一张我们来自南泥湾,1999年被评为五个一工程奖。
     
    
    
    田歌:这个时候,兵团奖励了四万元,给做词两万,给做曲的两万,我感觉含金量很重。当时,在这种情况下,兵团党委决定,授予我荣誉军垦战士称号。“鉴于田歌同志为生产兵团文艺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特授予新疆生产兵团荣誉军垦战士称号”。是这么来的。另外,在2000年,我给石河子的丁市长写了一首《石河子是一首最美的歌》,当时我一分钱都没有要,制作也是我们制作,最后他们买了版权。当时300多个城市汇演,这首歌被评为两个大奖。六项奖项,当时石河子市副市长,他一会上去领奖,一会上去领奖,300多个城市,我们石河子也因此而成名了。今天来讲,在版权协会给我寄稿子的时候,有人给我改了《石河子是首最美的歌》,看来现在这首歌还有人在唱。去年我被中央电视台心连心邀请,石河子的领导人,被授予石河子荣誉市民,送了我玉石钥匙。
   
   
  2005-09-29 17:37:15

主持人:田歌老师我们知道,你创作了很多军垦战士的歌,包括军垦战士的心愿,花园农场,我们来自南泥湾,石河子是一首最美的歌等等,而且您被我们兵团评为荣誉军垦战士?


    田歌:是这样的,当时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当时的这政委是王传勇同志,他们决定要写一部反映兵团的组歌,写词是我们生产建设兵团的著名诗人,剧作家,还有小说家。他来写词,我来写曲,是《国土在我心中》,我们走了五千多公里,从北疆到南疆,到了农六师、农四师、农八师,一直到我们喀什(十三师)和田,团场也去了,当时我还打着吊针,是1996年12月份,当时我感觉到,为什么能这样吃苦,我比起军垦战士当初创业的时候差远了,所以到了一个师里头,就赶快打吊针。这首歌写完以后,在北京演了三场,由中央歌剧院演出,请来国家领导人,有王恩茂同志等,都要听。当时有政协副主席,还有国家领导人都去了,这个时候,反响很大,当时在北京各个报纸,电台都报道了。
   
   

  2005-09-29 17:36:00
所以说有的军垦战士说,我的脚印在哪里,我的国土就在哪里。所以说,我们有亲身的体会,所以说这两首歌,我再说一遍:是各族人民,是我们生产建设兵团各族军垦战士用他们的光辉劳动,用他们的事迹来写的,作为我们,把他们的事迹记录了下来,没有我们光荣集体,没有生产建设兵团伟大的人民,这首歌写不出来的,所以说,记录了当时的这种环境,揭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
    
    
        田歌:文化革命的时候,有些人看歌曲的时候,不看内涵,光看表面,另外是看有没有歌唱党和毛主席,他们没有,完全是没有内涵的东西,潜台词都在里面,他们没有看,所以说有人正在批判他,在这个时候,批判完了以后,接到一封信,里面给我塞了两封信,是海南岛那边寄来的信。为什么?当时给我来信,他说,田歌老师,你这首歌曲,促成了我们两个的结合。为什么?因为男女同志是分开住的,一个住在这个院子,另外一个住那个院子。这两个院子之间是一华里,可是这个男青年很腼腆,不爱说话,见了这位姑娘没话,脸也红了,他想说的,就是每天从他的窗子上过,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送信,每次经过他的窗户时,就唱这一句词(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每次都唱。大概每次唱,一开始这个女同学也没在乎,可是站在窗户跟前唱了两个多也,最终,这位女同学心理嘀咕,是不是爱上我了。所以这位男同学很内在,最后两个人最后成了,在结婚之时,给我寄了喜糖。
    
    
   
    田歌:还有我们文工团的团长,说,也是《草原之夜》这首歌把他和她夫人牵在了一起。还有一个,也是在文化大革命,英国华籍人,建筑师在英国,这个人给我来信了,当时他给我讲,听到了《草原之夜》这个歌,他听这个歌以后,好象走到大沙漠之中了,遇到了一潭清泉,那么甜美,他就想,我真想回到我的祖国。
    我当时看了这封信以后,我心理感到非常的舒心,还有人在传唱,因为这首歌能够打动千万人,我们的青年同志,包括老中青,现在的人仍然要唱,为什么?当时写这首先歌的时候,我二十几岁,还没有谈过恋爱,为什么有这种情况?有维吾尔族青年双双来开辟荒滩和荒原。我全国开了五次音乐会,每一次记者都问,田老师你写《草原之夜》,是不是你有模特,当时你谈了恋爱。我说有啊。那是谁啊?我说,那是我理想的化身,我感觉这个非常美,比天山,比玉霞,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所以这个首能打动他们,是军垦战士内在的心声。
  2005-09-29 17:23:20
主持人:想不到我们草原背后还有这么感人的故事,我们来看看网友给我们大家的留言。现在已经有网友开始在网上留言了,有个位叫北京一号的网友说,评价《草原之夜》,这是令人难忘的歌,五、六十年代的人都不会忘记这首歌,有一位仙人球的网友说,《草原之夜》是来源于火热生活的创作。还有一位叫做文明之家的网友说,好的歌曲是自然真情的流露,希望以后有更好更多的这样的歌,还有一位网评天下的有说,他说田老师你好,一曲《草原之夜》唱出了军垦战士丰富而美好的情怀,这才最终使荒漠便的处处是江南,这位网友谈的很好,他也提到了,他特别想让您谈一谈当时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是有感而发,还是一个任务。现在还有一位叫绿水如兰的网友说,《草原之夜》很美、很好的歌,比如今的网络歌强多,有很浓郁的生活气息。田歌老师,你早期创作的这两首《草原之夜》和《边疆处处赛江南》都是在新疆兵团采风时完成,看来我们当时的军垦战士给你留下非常深的触动。
    
    
    
    田歌:因为我十几岁就到了新疆,当时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部分,是生产兵。所以我的成长,离不开新疆,离不开各族人民,离不开生产兵团在火热的生活中,更是我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摇篮里成长起来的,所以说我对新疆和各族人民,尤其是生产建设兵团,给了我乳汁,给了我艺术的生命,给了我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资源,因为本身生产建设兵团,这些伟大的人民,这个光荣的集体,的确是这种可歌可泣的精神,我经常讲,不是说,再苦再累的地方我都不怕。比如说我们生产建设兵团有的团场,四季分明,有的地方就不行了。
  2005-09-29 17:20:06

能激发出他的精神,所以说,写出来以后,国庆节在北京各大影院放映了以后,当时的歌迷都很重视,都被传唱,实际上,张加毅同志,他是真实的故事。模特(原型)是一对青年人,是维吾尔族人,是南疆的,当时这个男的就要到北疆参加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他说我要离开你,要离开父母,我要离开我的故乡,到那里,为祖国效力,我要开发边疆,我要建设新疆,我要把那里建设的更好,那个姑娘拉着他,你不能走,我的父母不愿意,你去了以后,我们俩的事情就完了。
    
    
    
那里那么苦,那么累,在戈壁滩上,烂草滩上,我们的父母讲,我们让他去,这个小伙子说,你父母固然很重要,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也很重要,我们青年人是有理想的,你要爱我吗?你要爱这个地方,要不然的话,你跟着爹娘,我就走了,最后他们两个一块到了这里。是根据这个情节来写的,是从生活中选出的。
    
    

  春风是他们劳动的双手,把这里变成了绿色原野,高楼大厦有了变化,这个时候姑娘就会来到我的身边,这个模特(原型)是根据这个,确实这首歌是青年人的一首奋歌,也是一首情歌。
   

  2005-09-29 17:17:02
他大概写了有一个小时,他大声吼,说我过来过来,我接过来一个信封,在信封的背后写了这个词。
    
    
    这八句词是《草原之夜》,当我读“美丽的夜色多么沉静,草原上只留下………”,当时我看了以后,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油画,一个动人的故事,于是也不理他了,我把信封一拿来之后,我把信封的纸撕开了,我坐在烂草丛里,太阳西下之时,万道金光,这个时候我写了不到半个小时,完了太阳即将落山,我说张加毅你过来,我给你唱一曲,就是现在的《草原之夜》。
    
    
    写了以后,我在草原上唱,他也很兴奋,我拥抱着他说,它就是这样。这首歌当时我的理解,我从词义上来看,猛然来看,是一首情歌(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实际上,我现在给网友介绍一下,实际上这首歌有青年人的豪情壮志,为什么说?如果说,他不是有志青年的话,他能离开亲爱的爹娘,能离开可爱的故乡,能离开自己的恋人,美丽的姑娘吗?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志青年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故乡亲爱的爹娘,还有他的恋人,所以说,这首歌是一首激动人心,同时真正能反应出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战士内心的世界。
  
  2005-09-29 17:12:38

的确处处是赛江南,有的地方没有赛江南,那就召唤你们来,用你们的劳动双手再把这一部分故事变成江南,大家一笑,他们说我就是来看看你,我们来到支边,就是来开发边疆和建设边疆。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就是您创作的世界名曲,现在是世界闻名的歌曲,《草原之夜》当时是比《边疆处处赛江南》要创作的早几年,这首歌创作历程又是什么样的?
    
    
  
    田歌:《草原之夜》也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它要比绿色原野这部电影早拍五年,那是1964年开始拍,1965年开始放的,当时绿色原野就是《草原之夜》这个片子,那时候我才二十几岁,只是要在国庆十周年之前,要反映生产建设兵团,因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它的任务有三个:一个是工作队、战斗队,它很重要,在我们新疆来讲很重要,第一是安宁,边防的稳定,生产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说王震将军当时任农垦部部长,也指示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摄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么一部片子。
    
    
    
    当时是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当时,我到了各个团场,到了我们伊犁农四师,现在的64团,就是可克达拉附近,现在讲可克达拉草原。现在你去了以后,一望无际的白羊,从它山上来看,满山青松,从大地地平线看,公路两旁是白杨,就像接到天边一样,当时是光秃秃的。
    
    
    
   
    所以说可克达拉草原,当时是一个烂草滩,沼泽地。我们去的时候,我大概是4月初,那还是很冷的,有的冰不像现在,四、五月份温暖如春,当时人少,在荒野没有树,它比较寒冷,可以说,还有冰茬子,我们战士下到水里,穿靴子。当时一挽裤子,站在水里,来开荒。当时两玉米面都吃不上,把玉米杆磨成面粉来吃,一天要劳动十四、十五个小时,战士的确很辛苦,但是精神很饱满,我们见了这种场景,挑灯夜战。有些战士天不亮就拿坎土曼到地里去了,不用人催,自己就去了。当时,摄制组到那里以后,看到这种场景,现在是没有的这种场景了,那时候我们看到了这种场景以后,心里都感动了。因为我当时在新疆军区歌舞团,在创作组。当时不是说你想写,那是军区派,当时是一项任务。既没稿费,也没什么,当时我们去了,看到这种场景,这个导演都默默无声,有一天,他拉这我的手,我们到太阳西下之时,我们在那里说,他说看了这个场景,我们要写一首歌,这个绿色的原野里面不止一首歌,有八首歌,其中要写一首情歌。要打动人心,从表面上看是情歌,实际上是动听而美丽能鼓动人的歌,当时敢写情歌的人不多,我说可以,你把词写出来,我给你谱,我估计张加毅也考虑了很久,他当时35岁,去年去世了,我们两个就坐在土塄子上,也不说话。
 

  2005-09-29 17:05:44

主持人:非常精采,非常精采,非常具有感染力。
    田歌:声音颤抖,离歌唱家还有距离,听听味道,听听感觉。这个歌曲写出来以后,因为这个影片一放,在1965年放的,放了以后,在各个影院全国青年,最少看了两场,三场,最多四五场都看,第一个看内容,军垦战士这种画面,这种精神,感染了人,看到新疆那么美。第二,看我们新疆美景,兵团这种现代化的生产,感觉到非常热闹的场面,非常激动,第三这首歌那么好听,新疆音乐就是好。因此,不管是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河南有很多听众,大约有十几万人,奔赴边疆,参加了我们生产建设兵团事业。
   

主持人:这里我们也提到了,这个影片之所以这么具有感染力,目前也是跟这首《边疆处处赛江南》非常感动人的音乐有关。
    
   
田歌:这个主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大的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军垦战士,我们兵团的精神,用他们的视野来生成的,作为我们制作者来讲,能够反映他们的感情和心声主要是他们做出来的,他们的事迹做出来的作为我来讲,真正有功真正是我们伟大的军垦战士的事迹,文化革命的时候,有一帮青年,说让他出来,出来干什么,当时我们是四大单位,他是个骗子,人家讲,他天天骗,骗人家的钱财不可能,是怎么骗的,几十个人当时也是兵团的红卫兵,领导说你出去见一见吧,我就出去,这些同志们一看,你就是田歌,我说我是田歌。但是你说《边疆处处赛江南》,我们到了新疆以后,边疆处处赛江南,我一听,我说同学们,我给你们讲,我们边疆的确在生产建设兵团里,过去是沙漠荒滩,今天确实像江南一样。我们新疆的美景在内地是没有的。
   
   

  2005-09-29 16:56:30

于是我下定决心,和摄制组奔赴了天山南北,到了伊犁河谷,到了农四师,到了可克达拉,到了沼泽,也到了我们农一师塔里木,也到了博斯腾湖,晚上回来以后,这种景象,看了我们的土地,一块地可以说要半天走到头,要是播种的话,这大块的天地在口里是见不到,看到我们的绿色原野滔滔,而且五谷是这样的茂盛,我感到的确是对我很振奋。
    
    
    
可以说打动了,首先生活对我的感慨,和战士一谈,看到这些成绩,的确让人催人泪下,你想想,当时是小姑娘,进军塔里木,塔里木在塔河边上,那时候都是荒山,沙漠,千年的胡杨,那时候已经死了,用拖拉机往外运,那个战士辛苦的呀,两个女的抬起来就走。那在的60年代是相当苦的,吃的不像现在,住不也和现在一样,在60年代我们住的基本上是平房,一些草屋。跟前几年别也是飞跃的变化,但是场景中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战士叫苦叫累,你看真是漫山遍野。荒滩野林,呈现出我们的歌声,这种场景,到博斯腾湖一看,几十公里,我们的军垦战士很辛苦,我们很感动,于是我就写了第二稿。
    
    
第二稿写完以后,我反复琢磨,这个歌在哪里定稿的呢?我们从南疆过来以后,走到石河子,在石河子我住在当时是最好的,当时是张忠翰将军和王震将军都住过的房子,现在是我们的石河子兵团,还保留着。那是平房,我就住在那里,这个歌在那里定的稿。
    
我定稿以后,我征求很多老人朋友的意见,弹给他们听,我现在给你们唱一唱,给网友再唱一唱,但是我这个嗓子首先声明一下,我不是歌唱家,是一个曲作者,我的嗓子没有他们的声音如此圆润,那么动听,只能听听味道。我也希望我们的这些网友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是否也有我们军垦战士的形象,有我们边疆的风格,有军垦战士对各族人民的心情。


   

田歌老师现场演唱的视频新华网兵团频道将在精心制作后奉献给广大网友,敬请关注。

  2005-09-29 16:50:24

我当时还不到30岁,当时去了后认为我前几年到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因此,我就转了几个农场就回来了,我自认为,我很有生活,当时袁鹰同志写出了这首词,以后郭小川同志加工,就是现在的《边疆处处赛江南》,这个词义,我认为最有诗意,有深刻的含义,能歌颂我们生产建设兵团的场景,也歌颂了我们兵团战士们的豪情壮志。
    
   
  当时这首歌词让我很受感触,我写得很快,在钢琴上立即为《边疆处处赛江南》谱了曲,但不是现在大家唱的这个《边疆处处赛江南》,那是第一稿,第一稿写出来以后,我认为,还有点边疆特色。唱起来还动听,于是我给导演唱了一唱,导演对我比较放心,对我这个小青年比较支持,因此我给他唱。现在我把当时创作的这首歌给你们唱一下。
    
    
    
是当时的第一稿,写出来以后,当时的领导听了,他感觉新疆风格是有了,但是感动不了人,打动不了人,我听了这个话以后,仔细想了一下,问题在哪里呢?问题就出在生活上。虽然我为电影《绿色的原野》写《草原之夜》这首歌曲是前几年写的,我认为我对兵团生活,各个团场,军垦战士都很熟悉,其实我不知道,事隔几年之后,我们新疆生产兵团各个团场都有飞跃的变化,1959年的《绿色原野》,又隔了几年,我们各个团场、连队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我当时实际上脱离了他们的感情,光凭空想象是不行的,认识到这一点后,我就把第一稿的《边疆处处赛江南》谱曲扔掉了。

  2005-09-29 16:46:31

主持人:田歌老师,有人也称您为军旅作曲家,这是为什么?
    


    
        田歌:因为我最初从事音乐时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我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里成长起来的,从军几十年,因此他们称我为军旅作曲家,我感觉也是恰如其分的。
    
    主持人:有人评价说,《边疆处处赛江南》不仅旋律优美动人,歌曲中所洋溢出的乐观自信的精神更是容易感染人,能谈谈当时创作这首歌曲时的灵感来自何方吗?


    田歌:要说这个,我应该要说这个歌曲的采风过程。《边疆处处赛江南》是一首电影插曲,在1964年由王震将军当时组织农垦部,他给八一电影制片厂批示,应该拍摄一部反映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是这样说的。要拍一部大型彩色纪录片来反应他们的生活和战斗情况,这个任务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承担,由导演杨郑亚,派最好的摄影师,我为这部电影作曲,写解说词是由我们生产建设兵团创作组的一位作家,还有其他的大诗人,大作家,有我们全国的诗人,郭小川,由他两个写的,下面还请的一些大诗人,比如说贺敬之,也是我们中国赫赫有名的诗人。还有一位大诗人兼散文家、小说家袁鹰,所以这部电影成创作人员是这样组成的。

  2005-09-29 16:41:39

田歌老师一开始便将小提琴当成冬不拉,为我们现场弹起了《边疆处处赛江南》。

 

  2005-09-29 16:24:36

各位网友,大家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一部反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斗历程的大型彩色纪录片《军垦战歌》,影片向人们展现了那个枪与镐、血与火的激情燃烧的拓荒岁月,感动了无数观众,其中一曲婉转而优美的《边疆处处赛江南》更是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前赴后继地投身到祖国屯垦戍边事业之中。我们今天万分荣幸的请到的嘉宾就是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曲作者、被称为天山“音乐之星”的著名作曲家田歌老师。

  2005-09-29 16:23:27
著名作曲家田歌来到新华网兵团频道访谈中心。
新华社简介 关于我们 版权申明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0-200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