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新疆频道  文/记者刘兵 图/记者沙达提  制作/周生斌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比共和国还小一岁;这是一座特殊的城市,完全由军人选址、设计和建造;这是一座神奇的城市,在戈壁滩上拔地而起,一片欣欣向荣。它就是屹立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的"军垦之城"--石河子市。
   "石河子"因古老的玛纳斯河两岸多石而得名,解放前不过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到处是荒地、沙丘和碱滩,自然环境极其恶劣。1950年7月,和平解放新疆的10万人民解放军官兵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司令员王震将军的率领下来到石河子,一手拿枪,一手拿锄,铸剑为犁,进行开荒生产、屯垦戍边。人类垦荒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从此诞生了。
   在荒芜的大漠戈壁中兴建一座城市,其难度可想而知。但身经百战的解放军战士们并没有畏惧:没有帐篷,他们就地取材,用芦苇、干草搭起窝棚;缺水少柴,他们咽下整粒的麦子当饭;面对成群的蚊蝇,他们把浑身涂满泥巴,结成护身的"盔甲"。战士们战冰雪,斗风沙,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拉起犁铧,在贫瘠的戈壁上开垦出一片片良田,引来天山雪水浇灌幸福的家园。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边疆处处赛江南》正是当时军垦战士开荒场景的生动写照。
   
    5月17日拍摄的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内的半景画"军垦赞歌"。     5月17日,两位观众在参观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
   
    5月17日,在新疆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内,讲解员(右)正在给参观者介绍当年老军垦的艰苦创业精神。    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当年老军垦艰苦创业时使用过的拖拉机与汽车。
  随着烟波浩淼的大海子、夹河子、蘑菇湖等平原水库相继落成,数千里的绿色林带拔地而起,"石河子"这个大漠深处的人工绿洲开始奇迹般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每年都能收获上百万亩的棉花和小麦,浓香四溢的瓜果和数以万计的细毛羊……,农林牧渔业的蓬勃发展促使纺织、制糖、食品、机械、交通业应运而生,石河子逐渐成为以国营农场为依托,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农工商联合经营的新型、秀美的城市。著名诗人艾青自1960年起,在这里生活了16年,他曾热情地赞美道:"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她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是血汗凝成……"
   改革开放二十余年,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石河子市得到了更加快速和全面的发展,今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石河子是一个绿色、开放、文明的军垦之城。
    5月17日,在新疆石河子市开发区,石河子银河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在车间紧张工作。
    5月17日,新疆石河子银河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在车间紧张工作。
    5月17日,在新疆石河子市开发区,一名工人在新疆天业集团(化工)厂区搬运准备销售的节水灌溉材料。
  游客穿行在石河子的大街小巷,最大的印象就是到处都花团锦簇、郁郁葱葱。生活在戈壁深处的石河子人对绿色的依恋和渴望
    5月17日,两名女孩在新疆石河子市文化广场上,正在给鸽子喂食。
    建在石河子开发区世纪公园中心的党政服务中心大楼。
由来已久,早在 建城 之初,就确定了"先栽树、后铺路,以树定路、以树定规则"的建设思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100多种植物、300余万株绿树给这座城市搭起了绿色的骨架,苹果一条街、绿化示范街、广场绿色园、街心大花园等一大批绿色园区无不让游客感叹这戈壁中的绿色奇迹。2004年,石河子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1%,人均占有公共绿地7.6平方米,成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四季绿洲,并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城市"、"中国首届人居环境奖"、"国家级园林城市"等荣誉。
   "开放"是现代城市生命与活力的源泉,近年来,石河子市依托棉花、畜牧业和番茄等资源优势和邻近中亚地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外资, 重点做大做 强棉纺织、绿色食品、现代农业
5月17日拍摄的新疆石河子市市区面貌。
装备和化工四大产业。在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注册的各类企业已达到447家,其中有浙江雄峰集团(纺织)、台湾顶新集团(康师傅方便面食品)、杭州娃哈哈集团、台湾旺旺乳业和新疆天业集团(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已初步形成关联度高、配套 能力强的产业族群。目前,该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实现税收等指标年均增速在40%以上,已成为石河子经济发展最具生机与活力的试验场和主战场。
   
    5月17日,在新疆石河子市区北郊北泉镇周恩来总理纪念公园内,两名参观者从周总理纪念碑前走过
    5月17日拍摄的周恩来总理雕像。
石河子艾青诗歌馆。
  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石河子还拥有独特的文化氛围。五十多年的军垦历史不但在戈壁荒滩上创造了人间奇迹,也创造了独特的军垦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军垦第一连"、军垦博物馆以各种实物再现了当年军垦战士艰苦奋斗的历程,弘扬了军垦文化和军垦精神;全国唯一的周总理纪念碑、王震将军铜像、艾青诗歌馆等也成为人们追怀革命先辈的纪念场所。石河子还有"诗"河子的美誉,在当代诗坛泰斗艾青的影响下,一批青年诗人迅速成长,全国三大诗刊之一的《绿风》已成为国内外颇具影响的诗歌刊物,诗人臧克家曾对其有"绿风起西北,诗韵入万家"的评价。
   2004年石河子市国内生产总值70.1亿元,比2003年增长13.6%,市财政收入3.2345亿元,职工平均收入12376元。市长余继志说,石河子将以特色农业产业化为切入点,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和无公害食品集散基地;突出工业主导作用,形成纺织、食品、化工、建材、现代农业设备和能源六大产业格局;成立信息化应用基地,推进电子商务,建设数字化的石河子,从而使这颗"戈壁明珠"更加耀眼夺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