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米东区首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天山论坛”了解到,今年,米东区将汇聚各级党组织、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努力探索完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办法、新路子,力争2023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再上新台阶。
米东区20个村党组织书记参加了第一期“天山论坛”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谈经验、谈思路、谈举措,分别就各自在土地流转、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市场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作为米东区峡门子旅游风景区和哈熊沟旅游风景区的“中转站”,铁厂沟镇曙光下村近年来积极做好旅游服务产业,鼓励村民开商铺做生意,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我们村上有个叫马玲玲的村民,一个小小的凉皮子店,一年下来都能赚十四五万元,甚至更小的比如卖个西瓜水果,年收入都是非常可观的,这确实是旅游服务产业为村民带来的经济效益,说明我们确实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曙光下村党总支书记李鸿君说。
同样以旅游产业作为村民增收增效的铁厂沟镇天山村,通过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建设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住上了独栋独院的小别墅,而由此延伸出的农家乐旅游产业现已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天山村成为了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村景,享农家乐”为特色,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我们村坚持以‘一支部三中心’为引领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的党群中心、综治中心、农村发展中心充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村的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天山村党支部书记张传江说。
说起羊毛工镇,那不得不提到羊毛工凉皮,这个由路边摊向产业化发展的小吃让羊毛工村声名远扬,在村里,随便走进一家凉皮店,都能让你对这种民间美食赞不绝口,一碗凉皮儿为村民的钱袋子赚得了丰厚的回报。
“我们村上比较有名的三家凉皮子店,年收入都在四五十万以上,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们不但上门品尝,一次性打包上百份更是习以为常。”羊毛工村党总支书记马明举说,“凉皮子是我们村儿的品牌和骄傲,怎么样把这个产业做的更大更强是我们村‘两委’今后的目标和责任。”
柏杨河乡阿合阿德尔村民风淳朴,是米东区的牧家乐基地,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中,阿合阿德尔村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成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哈萨克族特色美食风情村。
“我们首先打造出了示范巷,将这个‘模板’展现在村民面前,大家看到这样的改造确实改变了生活环境,游客们更满意了,村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才有了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村景村貌。”阿合阿德尔村党总支书记吉恩斯别克·胡勒马哈吉说。
听了成功的经验分享,拓宽了大家的发展思路,也让与会的各位党组织书记们对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更有信心。
“我们村具备很好的自然优势,村集体经济也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听了大家的经验办法对我触动很大。”长山子镇高家湖村村委会主任王海涛说,“现在我们也憋着一股子干劲儿,准备从今年开始,集思广益竭尽全力搞活我们的村集体经济。”
“我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前,是做小生意的,一年赚个十几万对我来说不算太难,但是上任后,我发现身上的担子很重,要带领全村父老乡亲一起致富,这确实很难,但是我有信心,通过和兄弟村合作的模式,一定能开辟出适合我们村发展的致富路子。”长山子镇解放村党支部书记董建虎说。
“今后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好,我们村‘两委’班子,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取长补短、资源互补我们的村子就一定能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长山子镇土窑子村党支部书记魏铁柱说。
“汇聚起我们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努力探索完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办法、新路子,我们米东区委组织部通过搭建这个平台和长期性的论坛,将结合各项工作,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天山论坛’,让全区村党组织书记相互学习,拓宽思路,切实提高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米东区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