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闪光·最美富蕴人”丨巴哈提别克:精神文化的传承者

作者:    来源: 富蕴县委宣传部    日期: 2022-04-25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总有一种力量伴我们前行,总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们不断寻求善举和爱心。让我们一起寻找和发现身边的凡人善举,让我们一起学习身边的凡人善举,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让我们一起为富蕴增添力量、温度一座城。“闪光·最美富蕴人”系列报道今天刊发《巴哈提别克:精神文化的传承者》。

  “我们一家几代人都生活在可可托海,我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我们全中国人都能记住可可托海的历史,永远记住可可托海精神。”巴哈提别克·加斯木汗是可可托海的“红人”,他用双手收割着可可托海的一个个历史片段,他用心传承和弘扬着可可托海红色精神,他常说,自己就是可可托海的“淘宝人”,在可可托海“淘宝”是他一生的追求。

巴哈提别克参加央视《我是老兵》节目录制

  64岁的巴哈提别克身材瘦削,干净利落,始终保持着军人挺拔的身姿。他是富蕴县可可托海镇的一名“矿二代”,1978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阿勒泰地区第一批少数民族空降兵。层先后荣获新疆有色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

巴哈提别克讲述可可托海红色故事(富蕴县委宣传部供图)

  1982年,复员后的巴哈提别克被安排在新疆有色金属可可托海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工作,一干就是17年。

  “1982年,我从部队退役后,母亲把她保管的我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证书等物品交给我。看到这些东西,我感慨万千——十余年的时间,我从一个小学生成长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它们记录了我的成长。”巴哈提别克说。

巴哈提别克收藏室(富蕴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那时开始,巴哈提别克就喜欢上了收藏老物件,小到布票、粮票、邮票,大到冰箱、衣柜、书桌……别人不要的东西,他却当成宝贝拉回家,擦洗干净,摆放在家里。屋子里放不下就放到地下室,地下室放不下就摆放到院子里。

  1999年以后,随着大批职工离开可可托海,留下的旧物件、旧票据、旧书报,堆满了小镇的中心街道,巴哈提别克像一个淘宝者,在大家所谓的“垃圾堆”中找寻“宝贝”。

巴哈提别克收藏室(富蕴县委宣传部供图)

  巴哈提别克收藏成痴:他曾用新买的席梦思床去换别人家的一张旧式俄罗斯钢丝床;用一辆崭新的山地自行车换来一辆又破又旧的永久牌邮政自行车……虽然这些行为会换来家人的抱怨,但巴哈提别克对收藏老物件痴迷依旧,渐渐地,家里的藏品越来越多,他也觉得收藏越来越有意义。

  据了解,巴哈提别克之所以喜欢收藏可可托海的老物件,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可可托海那段历史。

巴哈提别克在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参加嘉宾访谈课程为培训学员讲述可可托海的历史(胡金良摄影)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铍、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所使用的锂、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所使用的铯、1971年第一艘核潜艇联合试验所使用的钽铌……均来自可可托海。“老一辈可可托海人用精神之托扛起了为国分忧为国争光的重任,这段历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巴哈提别克说。

  巴哈提别克几乎收藏了有关可可托海历史的所有资料。他说:“收藏每一件物品都是在用心收割可可托海的一段历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后辈还原一个更加清晰的可可托海,让全中国人都能记住这样一个曾经为国争光的宝地。”

  当得知阿勒泰地区要把可可托海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时,巴哈提别克特别开心,因为他多年的收藏终于有了用武之地。2017年,巴哈提别克把这些老物件和所有的珍贵资料归类整理后,全部捐献给了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不仅如此,他还来到陈列馆,成了一名义务讲解员,在这条宣讲志愿服务的道路上一直播撒着精神之光。

  可可托海干部学院成立后,学院专门为巴哈提别克布置了一间藏品展览室。“我想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向人们诉说可可托海那段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光荣历史。”巴合提别克说,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永远记住可可托海,永远记住可可托海精神。”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593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