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们前不久专程去了北京看望和采访了田副总编,能给我们说说过程吗?
对,是我一个人去的。
而且每次和他去完基层回来我们写的稿子,他都要亲自修改,甚至要修改很多遍。
在路上哪怕是戈壁荒滩上的一片绿色或者是一只野生动物,都会引起他的一些关注,都会让他非常地欣喜不已。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对生活非常有激情的人。
在去农九师161团,当时天气非常寒冷,积雪已经封路了,我们自己带的车不能走山路,但是田总非常想去,他想切身地体会一下兵团人和兵团精神。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师领导最后安排了一辆越野车把我们拉到了农九师的161团,也就是孙龙珍烈士牺牲的地方。在那里他呆了很久,然后不仅去了孙龙珍烈士墓,还登上了小白杨哨所。因为那块地是以前的中苏争议区,由于161团场的职工长期在那里驻守,最后那块争议区划归到了祖国的国土上。田总站在小白羊哨所,一边是孙龙珍烈士墓,一边是那块争议区,他呆了很久,看得很仔细。
起初我也认为,他是从中央媒体来的领导,不像我们经常去采访。但是我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他只要是有机会,一定会挤出时间去亲自采访。
这是田总在病床上给我们发的短信。可以看出,田总虽然在病床上,但他一直还是关注着我们报社的工作。
这部作品刊出以后,兵团原副政委李书卷也打电话到报社,觉得特别想认识一下田百春,而且想跟他就兵团精神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我清晰地记得在采访他的援友——兵团工会副主席孙涛的时候他告诉我,有一天晚上十点多了,他在回宿舍的路上碰到了田总,当时田总还没有吃饭。孙涛说:“我们一块去吃个饭,大家一起聊聊。”田总却告诉他:“自己手上还有一篇稿件没有写,我们只能速战速决。”我觉得田总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一个青年记者去好好学习。
兵团日报社记者,《真情援疆永不悔——援疆干部、兵团日报社副总编辑田百春的故事》一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