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点击新华访谈。今年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两周年,本月又将迎来第三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此,本网特别策划相关专题并推出系列访谈节目,我们将陆续为大家邀请到有关部门领导和各行各业的援疆干部走进演播室,向网友们介绍近年来援疆工作的开展的情况以及援疆干部们在新疆和兵团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今天走进我们演播室的嘉宾就是一名援疆干部,他是兵团党校副校长范俊峰。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范校长,您好,欢迎您。 先跟网友打声招呼好吗?
2006年有一个来疆调研的机会,使我接触到了兵团,从此喜欢上了这片热土。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后,对口援疆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到新疆工作和生活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还有另一个原因,这里好多是内地的移民,大家在长期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了热情好客,在工作和同事接触中印象比较深。
范校长,您的籍贯是哪里?
当前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完善师市合一体制,如何推进“三化”建设,如何进行社会管理的创新,包括社区党建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
我们力争通过我们的研究,为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也通过我们的科研带动我们的教学,从而为培训干部提升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做好服务,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兵团文化汇集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性的文化。这个文化有它好的特点——开放、包容。又避免了内地一些地方文化宗法性的特点,通过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开放包容,积极向上。另外就是军垦文化,兵团人身上具有很多军人作风的特点和印迹。经过几十年屯垦戍边形成的独特文化。
兵团精神更是当前对促进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旗帜性的精神源泉,通过我们的不断总结,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十六字精神。我的理解这十六字的兵团精神中,最核心的第一是“爱国”,第二是“奉献”。我感觉到兵团人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放的高于一切,而且兵团人对国家的忠诚程度使我们始终充满敬意。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和信仰指导下,随时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贡献给国家和民族。
从兵团的历史来看,也确实经过了在一片戈壁荒滩上艰苦创业,在创业中形成了它自己独特的东西,也对巩固边疆,稳固边疆作出了它不可磨灭的贡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许多人对兵团的印象和认识和您也很接近。您还没来到兵团之前,通过一些书籍和材料也对兵团有了一定的了解,您到了这片土地之后,对这里可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您之前想象的兵团有差距吗?
纸上得来终觉浅。
党校是分学期,有寒暑假,平时回去很少,因为这边的工作比较多,也是到假期才能回去。我们本身来新疆兵团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还想在工作时段能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我们同事,包括给兵团等各个人士进行了解和接触,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对它了解的更深,这也是内心的一种想法。
您觉得在兵团为期三年的援疆工作,这三年将会给您带来什么?
其次,通过第三次对口援疆座谈会以后,通过一系列工作促进兵团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壮大兵团的实力,把兵团做大做强,使兵团更好地履行维稳戍边的历史使命,更好地维护国家战略安全,推动我们国家有一个更好更快的发展,也推动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这是我的一个期待吧。
谢谢。
男,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6月生,博士,河南范县人。现任兵团党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