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嘉宾访谈 >>访谈直播

访谈直播

访作家、编剧,《一个勺子》作者:杨奋

日期:2015-12-18 主持人:张艺馨
  • 【11:49:09】

    主持人

    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您点击由新华网新疆频道和兵团网联合推出的嘉宾访谈节目。十年沉淀,二十四篇作品,二十四个讲述发生在新疆的温情故事,网络阅读量过亿,著名畅销书作家大冰、著名演员佟丽娅、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倾情作序,强烈推荐。今天我们也特别邀请到了这本网络畅销书《一个勺子》的作者杨奋作客节目,讲述《一个勺子》的故事。杨奋您好。
  • 【11:49:26】

    杨奋

    大家好,我叫杨奋。
  • 【11:49:34】

    主持人

    这本书为什么叫《一个勺子》?
  • 【11:49:45】

    杨奋

    当时写了一个短篇《一个勺子》,是写我父亲的,当时网络上转发量特别高,点击率也特别高,到后来定书名的时候觉得特别好。
  • 【11:49:53】

    主持人

    这个勺子在我们新疆是什么意思?
  • 【11:50:06】

    杨奋

    傻子的意思,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木勺,但是我更多体现的是像勺子的精神,就是一个傻劲。
  • 【11:50:19】

    主持人

    这本书里很多都写到了你的家乡青河,童年的记忆,青河的记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 【11:50:38】

    杨奋

    我出生在小县城,青山绿水,从小看到这些心非常静,大家非常的朴实,冬天大雪,哈萨克族和汉族交流融合,所有的记忆都在青河,我最美好的记忆都在青河。出来以后,挺怀念青河的质朴和生活方式,这书里50%我都提到了青河,都是我过去的回忆。
  • 【11:50:49】

    主持人

    里面很多青河的记忆,都是那个年代新疆特有的一些东西。
  • 【11:50:57】

    杨奋

    是的。像冬天坐滑雪板,现在的回忆就没有了。那时候是80后共同的回忆吧。我们的爷爷到边界,他们开垦了那里,刚开始是平房,后来慢慢变成了楼房,有些东西已经消失了。比如我们小时候捏西红柿,然后做成西红柿酱。
  • 【11:51:05】

    主持人

    小时候生活在大西北的农村,生活在那里很幸运的。
  • 【11:51:14】

    杨奋

    特别幸运,现在回忆起来是我记忆中最美好最美好的时光了。
  • 【11:51:31】

    主持人

    其中一个《一个勺子》也是一个短篇,这个短篇讲述的是您跟父亲之间的温情故事,这本书有很多地方都提到了父亲,父亲对于你来说已经离开了16年了,再写起父亲的时候,内心是什么样的感觉?
  • 【11:52:47】

    杨奋

    15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我,我心里想的是父亲出差了,就觉得是一个亲人离开了以后还会回来的,这种感觉是每年都递增的,每年会发现失去父亲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到了初中的时候,到底是上中专还是上高中,考大学的是在新疆还是内地上,没有人替你做决定,全是自己做决定。三年前我回到新疆,元宵节吃元宵的时候,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所以不想  吃元宵。每年到春节和元宵节、中秋节的时候,我想为什么会有这种节日,那种思念更加的强烈。到那一天,心里极度的落寞,这么多年不敢写,直到现在才尝试着写。
  • 【11:52:55】

    主持人

    父亲以前是通讯员,他也是写东西,从小到大对你的创作有没有影响?
  • 【11:56:12】

    杨奋

    有特别大的影响,父亲是严父,他不光是做通讯员。他还分配很多的报纸,我们县城所有的杂志和报纸都在我们家堆着,每天他收拾报纸的时候都让我来帮忙,我会读一些报纸、杂志和书,那时候读《读者》《人之初》《妇女生活》,每天还看他写东西,我们家养了很多鸽子,每天喂完鸽子以后开始写稿子。那时候他每封稿子都抄六遍,然后寄到各大报纸,一篇新闻就变成了旧闻。他几个厚厚的笔记本里,全是他写的东西。包括1997年写的阿尼帕老人,就是感动中国人物的老人。我参加了通讯员培训大会,有一位记者站起来说,我和你父亲认识,我当场就泪崩了。天山网的记者经常和我父亲书信交流,他说我和你父亲一直有交流。我听了以后挺难过的。16年前他在小县城的时候,一封信寄出去大概需要三天,他每天都在写。跟他一块下葬的时候是一只钢笔。
  • 【11:56:29】

    主持人

    其实父亲对你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
  • 【11:56:36】

    杨奋

    是的。
  • 【11:56:43】

    主持人

    很多人说会写故事的人都是有生活的人,有生活的人其实有思索的,跟大家讲讲你的生活,我发现你的生活经历挺丰富的。
  • 【11:58:06】

    杨奋

    高中之前学习成绩还可以,我也调皮,大学是在吉林上的,毕业以后到了青岛。有时候可能是命运这样安排的,2012年感觉自己一无所有,赶快回新疆吧,当时想着就是回新疆看看吧。那时候也写了一个长篇,但是没有出版,我觉得可能是真的对新疆不了解,我也不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20岁以后,我对新疆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一个小县城上,后来再读一个作家讲阿勒泰的时候,我觉得她写的这么有文笔,我再想想自己写的东西太生硬了。那时候写的东西都是内心的悲伤,所以到后来回新疆真正的去了解一下新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把三年的新疆记录重新写了,今年开始写的。
  • 【11:58:24】

    主持人

    写作有的时候是很自我的事情,但是很多人说这也是一条不归路。
  • 【11:58:32】

    杨奋

    真的是不归路。
  • 【11:58:42】

    主持人

    路程艰险,出书和成名都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很辛苦的事,你当初绕了这么一大圈,你也做过生意,为什么后来还是走到这条不归路呢?
  • 【11:58:59】

    杨奋

    其实真的是梦想,从上高三开始参加新概念大赛,落榜,第二年又复读了,就是为了参加新概念大赛。2010年是天涯也小有名气,唯一的生活方式也是靠软文,养活我自己一段时间。回到新疆以后,也做了淘宝店,做的也挺好的。到后面真的是别人感动了我,觉得我应该去写,其实是故事成就了我,我很幸运在这个时代接触到这么清贫但是有理想的人。我和一个盲人歌手聊天的时候,我感觉到他内心的力量和乐观,他没有感觉到自己是盲人,他会和你无障碍的交流,甚至他给你传达的感觉是他比你如此乐观,你还要做什么啊。其实我十年前写东西光想表现自己文字的悲伤,但是没有考虑到别人愿意不愿意去看这种东西,后来感觉到每个人的难处都比你大,但你怎么面对生活是你自己的问题,我才觉得他们是故事。
  • 【11:59:07】

    主持人

    当作家是你从小的梦想。
  • 【12:00:24】

    杨奋

    其实是我父亲的梦想,如此热爱文字的人,到现在为止去青河采访都知道我父亲。他们会说我父亲是个好人,他对文字的执着,我在想有一天我一定要出本书,我去他的坟前告诉他我出书了。16年来有一种力量推动我前进的话,这力量一定是来自我父亲的。
  • 【12:00:30】

    主持人

    我在你微博上看到一段话“让自己回归自己,让天山回归天山,让拌面回归拌面”,刚才听你说了这么多,这种回归是不是就是一种回归梦想和回归理想的感悟。
  • 【12:00:56】

    杨奋

    写这段话的初衷,无论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有些人会觉得你出了书以后,你成名了,我觉得该是你的生活方式还是你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下午到楼下见了水果店的老板吃他的橘子出去了,其实生活还是本真的,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的,不是因为有了变化自己的状态就变了,所以不要忘本。
  • 【12:01:03】

    主持人

    生活并不会因此有很大的改变。
  • 【12:01:09】

    杨奋

    不会。
  • 【12:01:19】

    主持人

    您觉得从网络电击过亿,到很多大微转发,到今天出了这么一本书,销量还不错,您觉得你内心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12:01:48】

    杨奋

    实现梦想是最大的收获吧,内心慢慢趋于平静和安静了,我没有特别兴奋,反倒是我让自己宁静下来了。我们发小聚会,马史特别开心,他是我的插话师。我今年31岁,未来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去做,我要把目标定的更远,真的定的很远了。
  • 【12:02:09】

    主持人

    你也是沉淀了十年,才有一本这样的书。现在网络上有很多网络作家、写手,你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们提一下,其实这条路还是很清贫,还是很痛苦的。
  • 【12:05:20】

    杨奋

    每次出书之前所有人问我第一个问题,听说你要出书了,出书要花多少钱啊,然后出书以后他们会问,你挣了这么多钱啊。我骨子里喜欢这种东西,我喜欢文字,你就不要考虑别的东西。我提出的建议,写东西的时候要找时代的共鸣感,不要太自我。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很自我,写作的时候要找到大家的共鸣,内心一定传达出来的情绪是共鸣的。
    新疆一个作家王远程在上海发展,他是很出名的作家,他写了《你为什么要努力》,写出了所有群体的共鸣,他的文字很简单,就是因为不想让孩子太受累,希望提高一些地位,转发量在3000万左右。他写的东西都是找时代共鸣感。所以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找出很多人的共鸣。
  • 【12:05:30】

    主持人

    说到共鸣,我也看了这本书,有一篇一个点让我哭了,说起来很普通,就是《哥哥快跑》,哥哥结婚的时候,他说了哥哥快跑,当时就觉得特别感动。其实前面说了你和哥哥点滴的故事,就是儿时的打闹欢乐的场面,你是怎么做到平淡的叙述中把别人泪点引爆的感觉。
  • 【12:05:42】

    杨奋

    那篇文章真的是哥哥小时候的回忆,长大以后大家各奔东西,然后慢慢没有了交集点。
  • 【12:05:48】

    主持人

    是不是越觉得平淡,才会很怀念当初的平静。
  • 【12:06:01】

    杨奋

    是的。我现在的文字也是挺平淡的。现在人不太喜欢阅读,所以你的文字一定要简单,越简单越好,我刻意让自己的文笔变的简单了。这个故事找到了很多人的共鸣,小时候和哥哥很快乐,然后各奔东西。
  • 【12:06:09】

    主持人

    其实真正平淡的叙述里才见功底。
  • 【12:06:15】

    杨奋

    就像三毛写荷西的爱情故事时,就那么简单的话,现在听到以后还是很感动的。
  • 【12:06:22】

    主持人

    未来还有很长的打算,简单说一下未来的计划。
  • 【12:08:46】

    杨奋

    最近和国内的电视台,昨天签完剧本的合同,未来两个月进入到剧本写作状态,明年有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目标很远,也很美好。我叫杨奋,我的发小是马史,我们的力量一起往前冲。希望站到更高的平台,让我们有才华的东西展现出来。
  • 【12:08:55】

    主持人

    刚才说到你的朋友马史,我也看了其中一篇写他的和田玉的文章,我看完以后感觉还是新疆人好,新疆男人比较靠谱。
  • 【12:09:03】

    杨奋

    对,新疆男人骨子里有一些好的东西,不管奔波到哪里,新疆真的是你的根。
  • 【12:09:15】

    主持人

    看了这本书特别想问,也是你自己问自己的问题,外面的世界那么大,那么美,但是为什么最后还是留在了新疆。
  • 【12:09:24】

    杨奋

    我一个朋友叫王江,他是河北的,他在新疆学歌舞,我就想一个外地人如此强烈的留到新疆,他甚至没有收入,我问他,他说这个地方让他感觉到快乐。我觉得很多人是对于感想和根的怀念,还有一部分坚持着让这个地方变的最好。我不知道我最终是不是留在新疆的那个人,我这个问题不是留给自己的问题,我自己从事编剧行业或者是影视行业的话,也许会往外跳,但是我真的觉得新疆就是我们的根,我喜欢吃拌面,喜欢喝奶茶,真的是有这样的情怀在这里。
  • 【12:09:34】

    主持人

    您眼中的新疆是什么样的?
  • 【12:10:58】

    杨奋

    它有时候让我觉得很无奈的,相对来说新疆经济并不是很发达的地区,人的善良也是因为很多时候经济并不发达。我希望看到那些歌手或者是写文字的人,或者是有理想的人,他们很清贫,我希望他们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多的尊敬和更多的平台,能够得到更多的期待,走的更远。一个歌手唱了十年歌,他应该有一个最起码的生活方式,有一个生活标准,甚至得到别人最起码的尊敬。我眼中的新疆就是一些普普通通人,我希望这些人都能得到尊敬,都有一个很好的生活状况。就像我书里写的这些人一样,他们也在努力一点点改变这个社会。
  • 【12:11:04】

    主持人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实现呢。
  • 【12:11:12】

    杨奋

    是的。
  • 【12:11:19】

    主持人

    您觉得您的理想实现了吗?
  • 【12:11:30】

    杨奋

    最终回回归到一个简单的家庭生活吧,跟家人一起出去看看世界,写写周游记。名气这些东西都是很虚的东西,还不如踏踏实实买个菜,做个饭,看看电视。我希望未来让我们的才华得到展现,让我们的团队在国内有一些知名度。
  • 【12:11:37】

    主持人

    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
  • 【12:11:47】

    杨奋

    对。我们只要有话语权,不管你做什么事,都代表了新疆。我们不一定在拍摄新疆内容,但是有一天你有话语权的时候,只要你做好事,别人会认可你的。
  • 【12:11:54】

    主持人

    其实还是很自豪的说自己是新疆人。
  • 【12:12:06】

    杨奋

    当然,这辈子都是新疆人。
  • 【12:12:13】

    主持人

    也非常感谢接受我们这次采访,说了这么多也非常感动。
  • 【12:12:22】

    杨奋

    谢谢。
  • 【12:12:32】

    主持人

    在这里也希望你继续做一个有赤子之心的新疆儿子娃娃。
  • 【12:12:44】

    杨奋

    对,新疆的东西在我血液里永远流淌。
  • 【12:12:58】

    主持人

    新疆那么大,肯定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感人的故事,肯定有很多有梦想的人,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一个勺子》,关注我们的大美新疆,好了,下期再见!
  • 【12:13:05】

    杨奋

    再见!

访谈直播

作家、编剧,《一个勺子》作者

作家、编剧,《一个勺子》作者

杨奋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