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嘉宾访谈 >>访谈直播

访谈直播

访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康书增

日期:2012.3.1 主持人:李雪
  • 【16:17:54】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点击新华访谈。著名画家康书增的水墨人物画以一种“熟悉”而“陌生”的语言,描绘在新疆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维吾尔族青年男女和老人们的平凡生活。率意的用笔、感人的形象、简洁的构图、丰盈的水墨,细腻而奔放的笔触,充分展示民族生活的画卷。今天我们为大家邀请到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康书增老师。康老师您好,欢迎您。


  • 【16:19:30】

    康书增

    您好。
  • 【16:19:41】

    主持人

    康院长,请您跟我们的网友打声招呼吧。
  • 【16:19:51】

    康书增

    各位网友大家好。
  • 【16:20:02】

    主持人

    康院长,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经历吗?您说说您是如何走上美术道路的呢?
  • 【16:20:13】

    康书增

    我是1956年出生在河北平山县,也就是革命圣地的那个县,1968年到新疆,然后在伊犁呆了十年。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我考到新疆师范大学,毕业留校一直在这里工作。画画主要受我父亲的影响。我父亲是在农村里的美术业余爱好者,我上小学时,就看到他在校学的墙上画的画,我就觉得我这个人也有一点画画的天分。所以就一直爱好画画,后来考上学以后学的是美术,后来就留校。
  • 【16:20:23】

    主持人

    也就是说,您从小在童年就对美术非常感兴趣。
  • 【16:20:30】

    康书增

    对。
  • 【16:20:39】

    主持人

    我翻阅了您的《画坛梦寻》这本著作,这是什么时候出版的?
  • 【16:20:59】

    康书增

    这是2008年出版的。
  • 【16:21:11】

    主持人

    前面有一段您的自序,这中间对您童年、少年、青年个人经历的描写,这段经历可以看出您的儿时生活条件还是很艰苦的。是这样吗?
  • 【16:21:21】

    康书增

    对,是这样的。
  • 【16:22:00】

    主持人

    是不是正是因为您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艰苦的环境锻炼了您的意志品质呢?
  • 【16:22:22】

    康书增

    我们那个时候,大家都挺艰苦的,我个人的经历从内地到新疆来,可能经历更曲折一些。我来的时候是12岁,上小学四年级。因为那时候是文化大革命,上学也不是太正规,所以四年级上完以后,就辍学了。我就一直务农,当社员,当了十年的农民。在这个中间,生活上的艰苦倒是其次,我觉得在农村主要是文化生活比较贫乏,那时候我们也只有偶然电影队来放电影看看,平常的日子除了干农活,我受父亲的影响,就学会了画画,自己画画消遣。但是也想干点别的,各种工作我都干了好多项,想改变命运,但最终都没有实现。
  • 【16:22:43】

    康书增

    在这中间比较曲折,也比较艰苦。所以后来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自己上学后,我觉得上学特别地愉快,就特别珍惜上学时光,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画画和教学影响特别大,觉得特别轻松,一点都不艰苦。
  • 【16:23:02】

    主持人

    那时候您对知识的渴求是否也特别的强烈呢?


  • 【16:23:23】

    康书增

    对,那时候书很少。我们能看的书也不超过七八本,翻来覆去地看,但是看的更多的是小人书。从连环画上学画画,画一些革命人物,通过这些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有意义一些了。另外,也通过这个学会了画画,但是当时一点都没有想将来靠画画去生活和工作,就是业余时间来画画,就像打牌一样的消遣,丰富一下自己的精神生活。
  • 【16:23:38】

    主持人

    您现在的成功也和您当时丰富而曲折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您觉得您当年的经历给您的创作积淀了非常丰富的灵感是吗?
  • 【16:23:54】

    康书增

    我们国家恢复高考以后,1977和1978两届学生在全国形成很大的影响,叫77、78现象。这批人是什么人呢?就是文革积压下来的人才,这批人大量的就是下乡知识青年,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了十年的再教育,而这个是非常艰苦的。这个曲折艰苦的经历,使这批人对生活的认识非常深刻,所以对生活的认识和从学校出来到学校,再到工作岗位一帆风顺的人相比,他对生活的认识是不同的,别人看到我的画感觉到是苍凉、沧桑,或者是比较郁闷的情绪反应在我的作品里,不是太轻松。
    不管是好还是不好,这都是那段时间对自己精神思想的影响反映在了我的作品上。
  • 【16:24:15】

    主持人

    是一种您情感的真实反映。
  • 【16:24:23】

    康书增

    对,所以有人说看了我的画感觉画上的人眉头都皱着,很发愁的神态。
  • 【16:24:53】

    主持人

    康院长,我注意到您在聊天的过程中说,您儿时对美术非常的热爱,当成一种兴趣爱好来做。也没有去刻意地通过美术得到一种什么样的东西,您觉得现在许多人学习美术,您觉得是兴趣更重要呢?还是后天的练习更重要呢?
  • 【16:25:21】

    康书增

    如果想从事这个艺术,兴趣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了兴趣,过程就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如果你没有兴趣,那过程就是痛苦的过程。我喜欢画画,我们上学的时候不像现在这么严格,我们宿舍那时候可以通宵开着灯,那时候画画一直是画到快天亮,第二天上课的时候打磕睡。下这么大的工夫,甚至暑假的时候一直在画画,一天都不想浪费,就觉得特别地愉快,主要原因是有兴趣,就觉得在画的过程中像玩一样的。所以兴趣是第一位的。
    但目前来说,新闻上来说艺考热,这么多人考美术,或者是考其他的音乐等,我觉得现在更多的是孩子们在寻找一个生存的出路,是把它当成一种职业,是为了将来能够有饭吃。我觉得这些孩子要调整一下心态,要把它作为一种兴趣,喜欢这个,这样就可以把原来的劣势变成了优势,不但愉快,将来也会有成就。
  • 【16:25:34】

    主持人

    康院长,我注意到有一篇关于您的评论说,每位画家都要为自己所要表现的感情选择适合的绘画语言,您选择的绘画语言是写实人物的水墨表现形式。通过您的作品也可以看出您的水墨人物画独具个人风格,您能跟我们讲讲您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表现形式呢?
  • 【16:25:47】

    康书增

    我现在画国画,国画这个画种是以线条为主的,我们中国画和中国书法用的材料都是一样的,主要是勾线方便。另外,我小时候喜欢连环画,连环画为了印刷方便,用的都是黑白的线条来表现的,所以从小受了这个影响,于是自己就会这个。我也不会别的。


  • 【16:25:59】

    主持人

    就是比较擅长。
  • 【16:26:51】

    康书增

    对,上学前我临连环画比较多,所以用线的经验也就比较多。毕业留校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说我的线条不错,就把我留下来当国画老师,所以这跟自己学习的经历和自己当初接触的对象,或者是氛围是一致的。
    另外你说到写实,上世纪初我们国家派了很多留学生赴欧洲学习美术,他们把中国民清以来的中国画和西方写实绘画一比,说中国绘画的写实不行,表现力不强。所以他们回来以后,把整个中国美术教育都变成了写实画风来培养学生。我刚好在改革开放初期上学,这种画风当时是教学最主要的方式,我们接受的就是这个。时代的要求是这样,我接受的教育也是这样,所以把自己训练的在这方面比其他方面擅长一些。
     国画讲究水墨淋漓,自由自在的线条美,这和我们追求的写实有一个结合问题,就是造型非常写实,但是用笔又非常地具有书写性,我想这是教育和中国画的特点对我们的影响。
  • 【16:27:14】

    主持人

    您刚提到有些人评价您的画,就像您说的比较写实,好象您的作品中的人物有些苦闷,给人感觉更多的是深沉与思考,您是怎么评价自己的画呢?


  • 【16:28:41】

    康书增

    我在新疆画的作品是表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在解放初期或者是解放前,很多画家这在方面开始画了。最有名的画家就是黄胄,包括新疆很多著名的画家作品表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时,主要表现的是歌舞、欢乐等,但是我在新疆生活这么多年,到处去体验生活,我接触到的民众除了那种快乐、乐观、热情、欢笑以外,他们的生活其实很多地方还是比较艰苦的,我觉得多数情况下,这些人对待生活的时候有一个真实的表情,真实的神态。把他们生活本质东西更多的用作品表现出来,因为跳舞、欢笑的东西表现的太多了,我在这方面关注的多一些。
  • 【16:31:01】

    主持人

    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您的作品,现在我们也想给大家展示一下您的作品。我这里有一本您的画册,我们给大家在镜头前展示一下。
  • 【16:31:33】

    主持人

    康院长,您能从这些作品中选出一两幅您觉得印象比较深的给大家详细地解说一下吗?
  • 【16:32:27】

    康书增

    比如我画的维吾尔族老乡,他们生活可能是比较艰苦的,从他们的穿戴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来,但是他们的心情非常地乐观,眼神里透着非常活泼,幽默的性格。所以我想通过这个作品表现一下他的内心世界。

    还有一幅作品,他们笑的非常坦诚,笑的也非常开心,由衷地从内心发出的笑意和乐观,我想这一点在我们新疆少数民族身上体现的非常到位,我也在捕捉他们这样的神态,使他们的性情能够展示出来,同时用他们这样的神态活跃了我的艺术,使我的艺术显得更有生气,更鲜活。


  • 【16:32:53】

    主持人

    您刚介绍的这两幅作品,人物面部皱纹非常地多,这点在其他的作品中也是非常多的表现,在创作的时候,是不是很费工夫呢?


  • 【16:33:03】

    康书增

    这是我画的特点。有人问我你画的对象那么多的线条,我们怎么看不出来你画得那么多线条呢?这就是一种感觉,我能感觉到,您可能就感觉不到。比如说我感觉这棵树有灵魂,这块石头有灵性,但是别人感觉不到,这就是每个人的不同。我长期观察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可能观察的更仔细,我分析的可能更透彻一些,或者是更微妙一些,这就是我的特点,我的风格。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更概括,你画出的东西可能更属于概括的形象,我画的东西可能感觉到比较复杂,那我画出来的东西可能是丰富。
  • 【16:33:11】

    主持人

    和您用墨的风格有关系。
  • 【16:33:20】

    康书增

    和艺术语言有关系,这和我们国画是有关系的,就是艺术线条,就是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组合。
  • 【16:33:30】

    主持人

    您平时练习书法吗?


  • 【16:33:53】

    康书增

    上学的时候练,现在有时候也练一下,也看一看,欣赏一下。比如说怀素和张旭的作品等,我都经常看,就是希望能把书法里用笔法则和神韵运用于绘画,因为点画是有精神的,超越了认字的低层次,我们在画画的时候,用笔也是有生命的,是有灵魂的,我们要把书画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附加在一起,我想在学习书法方面更多的是接受一下它的气息。
  • 【16:34:02】

    主持人

    康院长,我也注意到,您发表了不少书画方面的论文,还涉及到美术批评的文章,您觉得会给您的艺术创作带来些困扰吗?
  • 【16:34:58】

    康书增

    我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一直很关注美术理论,我们在上学时就订了很多美术类杂志来看,每个人画画的时候,都会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画什么,我画什么东西,是画人还是画动物,还是画风景,如果画人的话是画张三,还是画李四。第二是怎么画?用什么语言去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其实我们都是希望从美术理论家这里找到答案,从成功的绘画大师的经验,他们的心得体会中去找到答案,就需要从杂志上去学习,去看他们写的文章,研究他们的文章。我一直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也是这么做的。
  • 【16:35:22】

    康书增

    后来由于工作或者是借助于其他的活动,参与了全国很多的理论研讨,见到了自己原来在杂志上,在著作上,在新闻上或者是活动里仰慕的专家,接触到他们,学到不少东西。所以我也很庆幸,这些东西是希望了解的,如果不了解的话,自己内心就比较困惑,我画这样的题材有没有意义,有没有价值,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了解了一定的美术知识和美术理论,心里就明白了。这是必须的,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条件,那你画画是很苦闷的,眼前就没有目标,心里就没有底。


  • 【16:36:46】

    康书增

    但是了解这个也有问题,了解的多了以后不见得就一定会使自己的画艺成比例的提高多少。因为有时候懂得多了,反而更困惑,理论对一个事物会有不同的观点,它的观点非常多,这时候你就得去判断,就会造成新的困扰。原来是不了解的困扰,想知道。现在是知道的多了,你要去鉴别,要去分析,要去判断,懂得他们说的不同,哪个说的对,哪个说的不对。
    自己通过了解美术理论和评论这块,有时候也会加入到里面和别人有一些切磋或者是争论,也会带来一些烦恼。比如说您说的和我不一致,我也想发表一下我的意见,在发表意见的中间可能会和一些朋友、同行产生冲突,可能会有一些是是非非,当然这是主观愿望以外的了。

  • 【16:37:36】

    康书增

    总之,作为一位画家了解一定的美术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它和自己的画艺肯定会相得益彰。所以有人研究中国美术史上的大画家、名画家,几乎有一个规律,就是在美术史论方面水平(越)高的人,在绘画造诣上也就越高。
  • 【16:37:47】

    主持人

    您现在也是从事教学工作,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您写这些论文也有一些工作上的需要,是吗?
  • 【16:41:24】

    康书增

    对。我们在2001年的时候,和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美协合作办了一个会议,就是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理论研讨会,我们在新疆画画这么多年,画少数民族题材,我们有很多的想法和很多的困惑,希望和全国的专家交流。所以就召集全国的专家到新疆来开会,这就和我们的工作相衔接了,因为我们就是在新疆从事这个工作的,希望通过这方面的讨论能够提高新疆美术创作研究的水平,也希望在全国能够扩大我们的影响。后来我们还组织了一个全国会议,就是全国美术专业研究生教育论坛。美术的招生在研究生部分,我们国家在很长时间把外语看的很重,外语可以一票否决。比如你画得好,但是外语不行,那就一票否决了。所以这个问题在全国争论非常大,所以我们在新疆召开了这样一个会议。这和我们自身的教学也有关系,我们招来的研究生的确有一些也不满意,他的专业不够强,但是外语好不容易过关了,如果不招,心里也于心不忍,另外如果我们不招的话,那就招不上生了。现在国家也不断地采取一些措施,改变这种现状。其他的都是围绕着我自己画画和教学来展开思考,写这方面论文的。




  • 【16:41:35】

    主持人

    您能跟我们说说您在教学方面,和在艺术创作方面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 【16:42:35】

    康书增

    首先我是一位老师,我的生存主要是靠老师来生活的。所以我的第一身份是老师,我是一位教画画的老师,首先我要把画画好,才能面对学生给学生教东西,如果自身在这方面没有经验,没有体会,没有成果,我面对学生的时候心里也会觉得底气不足。首先为了这个,要把自身的业务尽力地搞的扎实一些,全面一些。这对我是一个压力,也是一个促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面对的那么多年轻人,他们身上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才气,各种各样的智慧。我在教学生专业知识的时候,学生也在影响我,所以这是教学相长的关系。
    教学这么多年,体会最深的是,从事艺术,教育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教育只能教给他专业技能、基础知识,才华是一种天赋,天分不是教出来的。我们把获取成功的经验教给他,把基础知识教给他,他自然会把他的天分发挥出来的。所以也有人说,艺术家不是培养出来的。但是艺术的技能、技巧、基础知识一定是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这在方面下的工夫可能会多一些,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去引领学生,自身有前途对学生才有说服力。所以在教学方面,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

  • 【16:42:44】

    主持人

    我想在您的学生中间也不乏有一些在艺术创作上小有成就的人,您看到他们是不是也感觉到非常地欣慰呢?
  • 【16:43:43】

    康书增

    作为一位老师特别地自豪。俗话说母以子贵,我们说老师以学生为贵。作为一位老师来说,你工作的业绩到底怎么样?除了培育一个健康的人以外,学生的成才也是老师最大的愿望。我作为国画老师,在我们这里上过学的学生都算我的学生,对有成就的学生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他们的老师。我们看到他们业绩的时候,真的是感觉到莫大的光荣,由于他们的成就间接地等于是褒奖了我们。
    在国画方面比较突出的,像新疆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郐振明,像教育学院美术分院的院长陈建华、副院长楮晓莉,新疆画院的专业画家李冬等等,可以数出来很多,使我们非常骄傲,甚至在很多方面他们都超过了我们,所以感觉到非常地自豪。



  • 【16:43:51】

    主持人

    也是对您工作的一种肯定。
  • 【16:44:33】

    康书增

    对,我们教书育人,学生的业绩就是我们的业绩,因为作为学校来说,教学的成功不成功就是看毕业生的质量,一个老师是否做的成功,就是看你有没有培养出几个能够超越自己,比自己走的更远,成就更大的学生。这是我们评价一位老师最高的标准,或者是一个指标。


  • 【16:44:43】

    主持人

    从事这么多年美术创作,您觉得美术带给了您什么?
  • 【16:50:07】

    康书增

    美术给我带来的最现实的是我可以借助我所从事的这个专业养家糊口,这一点首先做到了,这没问题。

    其次它给我带来大的收获就是快乐和美好。美术创作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游戏的过程,一张白纸给你,或者是一张白布给你,你在上面涂涂抹抹,点点画画,画一棵树,或者是画一座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内容来,这个过程始终是创作的过程,创作的过程就特别地好玩。你可以把没有的东西画出来,所以它的过程很愉快。

    画画这个工作成本不高,一张纸贵一点也就几十元,便宜点就是几元钱,画好了拿出去一展览,就名利双收。如果真的画坏了,悄悄撕掉就可以了,成本很低,所以压力也不大。

    画画是塑造真善美的专业,不能有假恶丑的东西。首先,我画这个东西第一要真诚,表达快乐和不快乐都是很真诚的,另外是要善意的,因为它是表达给人们提供精神食粮的东西,还有一点它必须是美的,必须是赏心悦目的,大家喜欢看的。所以一直和真善美打交道,是一个真善美的化身、使者。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这个专业和其他的行业是不一样,不存在退休的问题,只要手能动,就可以画到生命结束的时候。齐白石、徐悲鸿甚至在死前一两天还在画画,一直伴随着自己生命结束。第一没有被社会主流所抛弃,第二一直到死都可以为社会做贡献,不存在寂寞、孤独和失落等不如意的地方。

    在我们美术界里,选择美术专业来考学的,里面很多人因为其他的专业文化课差一些考不上,后来无奈地选了美术专业,最后发现歪打正着,选了这个专业以后一点也不必别的专业差,因为作画的这个过程很愉快,而且还不用退休,如果画的好,还可以成为齐白石、徐悲鸿等。如果要说图名利,在这方面也可以达到。我感觉选择这个专业还是很庆幸的。

  • 【16:50:16】

    主持人

    看来康院长真的是非常热爱这个事业。
  • 【16:50:23】

    康书增

    对。
  • 【16:50:32】

    主持人

    听您介绍,美术事业带给您的太多太多。
  • 【16:50:59】

    康书增

    是。因为它是制造美的一个专业,没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欲望多了,你想通过画画在政治上当上国家主席,当上总统,当上部长等,这可能不容易。如果你想通过画画,像商人一样成为亿万富翁,这也不容易。只要你站在画画本身的立场和条件下,你去发现美的部分和快乐的部分,这就足够了,这就很美好了。如果你有过分的欲望,这是自寻烦恼。
  • 【16:51:07】

    主持人

    康院长,作为我们普通人,没有从事过美术学习的人,如何应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呢?


  • 【16:53:51】

    康书增

    美术院校也有非纯艺术的专业,我们还有设计专业,这是实用美术专业。我们看到周围的所有人工制品,都和这类美术有关系,都有艺术设计的成分都在里面。我们的服装、发型设计这都和美术是有关系的,包括这个沙发用什么颜色,用什么款式,什么造型这都是和美术有关系的。

     一些美术作品之所以经典,是因为里面有美的要素。为什么说兰花指感觉美呢?是因为造型的问题,里面有对比,有聚散,有变化,还有疏密,这就有一个造型的问题,构图的问题,颜色搭配的问题,排列组合的问题,它里面有美的要素,最后就构成了一个经典作品。经常去美术馆,或翻阅一些画册,就会提高大家的欣赏能力。

    我前段时间到卢浮宫看看,附近幼儿园的孩子经常在卢浮宫去看,看的都是名作啊。我还发现卢浮宫里三分之一的游客是中国人,有时候一个展厅里几乎大部分是中国人,都是中国的旅游团。所以我想经常看这些,一定会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经常看非常舒服的色彩搭配,到时候对自己梳妆打扮的时候,在布置房间的时候,如果是一位领导干部,在规划一个市政建设的时候,在规划道路建设和环境建设的时候,或者是建筑学家在设计楼外形的时候,一定会把美的元素潜移默化地用到工作和生活当中去,提高生活品位。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我想就是从欣赏美术作品开始的。

  • 【16:53:59】

    主持人

    美术欣赏是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不断去发现美的作品和欣赏美的作品,就能够慢慢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了。
  • 【16:54:05】

    康书增

    是。
  • 【16:54:14】

    主持人

    康院长,和您聊了这么多,感觉收获非常多。
  • 【16:54:19】

    康书增

    不客气。
  • 【16:54:26】

    主持人

    在节目的最后,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下一步你有什么工作打算和安排?


  • 【16:55:05】

    康书增

    我当了一辈子老师,一毕业就留校,在这里工作到快退休了。在工作的三十多年历,主要是教书。但是我在创作上,我还有很多的想法和愿望、抱负或者是欲望,我在新疆生活这么多年,走过很都地方,体验了不少生活,我觉得我们新疆非常漂亮,非常美,56个民族里最漂亮的民族在新疆,全国最漂亮的省份是在新疆,因为我们新疆既有和内地类似的景色,也有很多内地根本不存在的景色,非常地漂亮。我想把感动我的,使我有兴趣的人、景、物能够作为作品展现出来,或者把它加工成艺术作品。我还有很多想法,希望在我今后的日子里,画更多的画,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这就是我今后的一个打算。
  • 【16:55:32】

    主持人

    非常感谢康院长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我想通过跟您的交流,网友们对您的个人经历,您的艺术特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节目的最后,也祝愿您今后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16:55:40】

    康书增

    谢谢,祝新华网越办越好,谢谢各位网友。
  • 【16:55:46】

    主持人

    我们下期节目再会!
  • 【11:49:33】

    康书增作品选

    瀚海明珠


    故园情深

    故园金辉

    古城圣火

    冰凌零

    摇啊摇







访谈直播

康书增

康书增

1956年12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平山县两河乡南白雁村,1968年移居新疆伊宁县红星公社吉尔格朗村,1977年考入乌鲁木齐第一师范美术专业(该校1978年升格为新疆师范大学),1980年毕业留校美术系任教至今。2000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课程班。现任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七届新疆文联委员,新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新疆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

1992年被自治区团委授予“自治区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1998年被自治区文联评为“自治区文联德艺双馨青年会员”,1999年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授予“德艺双馨文艺百佳” 荣誉称号,2004年获自治区党委与政府设立的新疆 “首届天山文艺奖”,2007年被自治区政府授予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

主要作品有:《甜蜜的季节》,1984年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假日》,1985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沙枣儿》,1988年入选中华杯中国画大奖赛,获三等奖;《集》,1989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云上人家》,1991年入选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瀚海明珠》,1992年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全国美展,被上海美术馆收藏;《故垣金辉》,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优秀奖;《红柳滩》,1999年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集》,2001年,入选艺术与科学——国际美术作品展;《东方欲晓》,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起跑线》,2008年特邀参加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摇啊摇》,2011年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全国美展;《高原刁羊图》、《集》、《红柳滩》,2011年入选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展等。

主要论文有:《不能以大师的标准衡量九届美展获奖作品》,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00年1月8日第4版。《建一所中国画大学》,发表于《美术》2001年第8期。《反叛不是创新——析“唯创新论”对绘画艺术的负面影响》,发表于《美术》2003年第2期。《世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总和》,发表于《美术》2004年第3期。《对批评的批评——再次为全国美展辩护》,发表于《美术》2005年第4期,2007年获“第六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三等奖。《跨世纪的梦想——关于现代写实水墨人物画的几点思考》,发表于《美术》2007年第2期。《篱下絮语——也谈美术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问题》,发表于《美术》2007年第10期。《地缘优势与边缘化心态下的新疆油画》,发表于《美术》2008年第12期。《我眼中的新疆中国画》,发表于《美术观察》2008年第12期。《建国后支边新疆美术家研究》,2010年第11期,《1949年以来的新疆中国画》,发表于《天山南北——中国美术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等。

出版著作与画册有:《当代国画家·康书增》,2006年3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道法自然——康书增速写艺术研究》,2008年2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学术界关注的中国画家——康书增水墨人物艺术》,2008年8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画坛梦寻》,2008年10月10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