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我区不断完善乡村工匠培育机制,目前,已累计培育各类乡村工匠4000余名,设立乡村工匠工作站38个。
乡村工匠是活跃在乡村一线、积极传承传统乡土文化、创新发展乡村特色手工业的技能型人才,在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区将培育乡村工匠作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培育培养、传承发展、提升壮大”的思路,多管齐下,精准发力,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开展师徒传承活动等方式,为乡村工匠提供学习和提升的平台。同时,积极搭建展示交流舞台,鼓励乡村工匠参加各类展会和比赛,拓宽视野、提升知名度。
乡村工匠不仅是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者,更成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带头人,已带动全区超过3.5万人实现就业,其中带动脱贫人口就业1.9万人,为乡村特色手工业的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有力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
不久前,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工匠国际交流推介活动期间,和静县从事蒙古族骨雕技艺传承的国家第一批乡村工匠名师根登加甫被确定为2025年全国乡村工匠名师宣传选树对象,我区乡村工匠的社会关注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用足用好乡村产业发展、就业培训、文化保护、人才支持等政策,借鉴各地乡村工匠联农带农方面的好经验,支持乡村工匠在传承技能、产业发展、技艺创新、品牌培育等方面提档升级,为乡村工匠提供良好的创作和发展环境。(刘毅)
【纠错】 【责任编辑: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