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变“蓝海” 戈壁生绿洲——光伏治沙绘就绿色新画卷-新华网
2025 09/23 17:44:25
来源:新华网

沙海变“蓝海” 戈壁生绿洲——光伏治沙绘就绿色新画卷

字体: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距离洛浦县东部15公里处,曾经肆虐的黄色沙海间,一道道绿色浪涛正迎风起伏——1万亩流动沙丘首次披上绿装,作物茁壮成长,光伏板下鸡羊成群。这片曾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生命禁区,如今正被一片盎然生机所取代。

  “2024年3月,我们开始对1万亩沙地进行土壤化改造。”中广核洛浦50万光伏示范电站站长杨健指着眼前的绿地说。“当初这里全是沙丘,团队通过场地平整、管线敷设和沙漠改土,种植了狼尾草、荒漠草等耐旱、耐高温的作物,同年6月就已实现全场覆绿。”短短3个月的时间,这片土地实现了从“沙”到“绿”的惊人转变。

  治沙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沙漠恶劣的自然环境,项目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杨健回忆道:“治沙最大的难处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侵蚀。我们统计了一下,在24年的时候,整个项目遭遇了18次的沙尘暴天气,对幼苗进行了20多次补种。”

  光伏电站建设同步推进,项目于2024年10月开始建设,2025年5月23日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可达9.6亿千瓦时。项目创新采用“光伏+种植+养殖”的立体发展模式。在光伏板下,探索性地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养殖着300多只鸡和20多只羊。“光伏板能为作物和动物提供遮荫,减缓沙漠侵蚀、减少水分蒸发,而种植养殖又提升了土地的综合效益。”杨健说明道。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

  据介绍,中广核洛浦万亩沙漠治理示范项目分南、北两个区域建设,总治理面积2.2万亩,总投资15亿元。其中南区面积1万亩,安装19万 千瓦光伏,已于2024年6月实现覆绿,目前保留1800余亩苜蓿;北区面积1.2万亩,安装31万千瓦光伏,周边沙障、草方格已铺设完成,同光伏区一起已完成工程治沙。(张理峰)

【纠错】 【责任编辑:张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