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芯”力-新华网
2025 04/08 11:29:41
来源:新疆日报 

种业“芯”力

字体:

  春分过后,多彩的春耕图在新疆大地由南向北渐次铺展,落入泥土的各类作物种子,开始孕育丰收的希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种业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良种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

  新疆是全国种子生产大区和重要的种业基地。立足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条件,新疆不断完善助推种业振兴的政策体系、科研体系、产业体系,多举措加快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政策护航

  种业破浪前行

  春耕时节,位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的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天玉种业”)里,不断有购买种子的车辆进出。

  “种地要想产量高,种子是关键。5年前,我用了天玉种业培育的小麦、棉花、玉米种子后,产量增加了30%到40%,制种玉米收入增加了将近一倍。”4月2日,拜城县亚吐尔乡帕什塔其村村民阿里木·依买尔说。

  新疆天玉种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洪涛介绍,这几年,新疆推进种业振兴的政策越来越完善,公司紧抓政策机遇,每年育出新品种(系)30个左右。2023年,自主培育的冬小麦新品种新冬59号,实收单产831.03公斤,创全区冬小麦晚播高产纪录,荣获阿克苏地区“金种子”大赛一等奖。

  天玉种业的发展壮大,是新疆种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种业振兴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阶段性任务落实落地。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认真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圃)管理规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运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种质资源库(场、区、圃)布局建设方案》《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

  在强有力扶持政策的护航下,新疆种业的“联合舰队”破浪前行。

  科研发力

  多方联合攻关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培育一粒良种,需要多方合力、绵绵用力。塔额盆地素有新疆的“粮仓、肉库、油缸”之称,农产品产量高、品质高,离不开源头上的良种保障。位于塔城地区塔城市的新疆粒粒金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粒粒金种业”),每年生产数千吨玉米杂交种子,从选育环节开始,就层层严格把关,精心筛选。

  “在选育过程中把好了每一道质量关,所以我们生产的种子发芽率高、生长性能好,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无论是面对不同类型的土壤条件,还是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都能稳定生长,为农民提供了极大的种植选择空间。”粒粒金种业相关负责人陈洪芹说。

  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塔城地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搭建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合作桥梁,并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户合作,通过多方联合开展种业技术攻关,持续加大种子研发投入力度。

  作为全疆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粮食总产连续九年位居全疆第一。

  粮食丰产离不开种子“芯片”。在全面发展“育繁推一体化”制种产业中,伊犁州突出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品种培优选育,集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4年,伊犁州深入落实自治区“四个百万亩”制种基地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土地规模化等优势,加快推进以杂交玉米制种为核心的农作物种业发展,初步形成以伊宁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巩留县为重点区域,辐射霍城县、新源县、霍尔果斯市的发展格局,杂交玉米制种规模连续两年全疆第一、全国第二。

 产业引领

  联农带农致富

  这几天,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乐土驿镇焦家庄村棉花种植大户陆庆云做好了播种准备。

  “实现增产增收,选对合适的棉种很重要。昌吉州在打造‘西部种业之都’,种植户结合土壤和气候情况可选用的优良品种很多。”4月2日,陆庆云谈起种棉经验,先从种子说起。

  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串起绵长的产业链。昌吉州制种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繁育的种子产量高、含水率低、籽粒饱满、光泽度好、发芽率高、耐储藏,被业内人士誉为“天然的种子加工厂”。

  多年的商业化制种历史,使得昌吉州制种产业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如今,全州制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年供种能力超过30万吨,成为闻名的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和国家级区域性小麦、西甜瓜、蔬菜良种繁育基地,西北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作物种子集散地。

  种子实现产业化发展,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以位于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疆农业博览园的新疆金天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该公司去年在全疆的良种繁育基地达5.5万亩,与400多户农户签订小麦订单合同,通过产业化带动2000余户种植户增收。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农带农的力度更大。该公司已在全国主要植棉区建立了3个核心育种试验站、1个南繁育种站、8个核心测试站,24个生态测试点,玉米、小麦、棉花种子年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良种覆盖全国17个省份,小麦、棉花种子销售收入跻身全国前三。

  国家中亚特色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乌鲁木齐)主任徐麟介绍,新疆气候干燥、无霜期长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种子生产。

  按照《关于加快推进自治区种业基地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地县统筹谋划,着力提升制种基地“五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制种大县和良种基地繁育县(市)要结合实际,引导有实力的种业企业共同建设区域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区,打造以制种产业为核心、相关产业为补充,链条完整、产业融合、现代化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种业发展新业态。(张治立)

【纠错】 【责任编辑:周倩】